Shanling MG600

過去是市場主軸的動圈耳機,和眾多科技一樣,也曾歷經過動鐵單元的掘起,有一段時間的的沉寂期;不過也像眾多經典那樣,當有新技術支撐,令動圈單元也能有質的變化,傳統也會重回市場中心。

尤其現時耳機品牌重視耳機聲學室的材料段構造,用盡金屬元素段CNC優勢來設計耳機,說時遲那時快,市面上已經出現不同價位的動圈耳機。今次要介紹的山靈新作MG600,與同廠M7同期推出,一反品牌常態採用穩定木腔體設計聲學室,可以說是好聲音的開始啊!


木制腔體,自然共振

MG600最顯眼的地方相信是那個藍色的穩定木腔體。

甚麼是穩定木?其實就是以原木為材料,通過真空泵將木料中的空氣抽走,並在空隙中以樹脂和色漿填充,並以窑乾固化的方式消除水份,將原木改變成非常堅固、硬度極高的材料,美觀的同時亦保留了部份木材的特性,例如自然紋理,吸收諧震等等。

MG600的腔體由成型的楓樹穩定木方塊,以CMC切割工藝修整出放置單元的間隔,動圈單元直接固定在腔體上:與其他動圈耳機不同的是,腔體預留了位於動圈前腔的特殊聲學空間(山靈稱之為Special Wood Tuning Filter)作為音頻濾波器,單元的聲波與腔體產生反射,並傳遞到全屬導音管,輸出到耳道。

穩定木另一好處是,是的,那些木紋每對耳機也不一樣,所以夠獨特,亦考驗閣下的運氣與愛好,腔體紋理並不一定岩你心水。


貼耳外型,輕巧易戴

木頭喎,就算這等大小,應該也頗墜手吧!其實不然,因為CNC鏤出了空間,加上穩定木本身纖維與水份的收縮了,MG600只有約3.3g重量,上手是真的如無物的,跟機線可能更重。

MG600亦加入了人體功學設計,腔體各個地方除了打磨圖滑,就是非常貼耳;另外看宣傳圖可能會覺得MG600呈圖形,實際上從正面看會是呈正方型,也讓它在戴上耳朵後的定位會更好穩定。

若果要更加貼耳,就選比平時小一碼的耳膠。


音質大成,還看制程

動圈單元多了,要如何運用現代工藝作出突破,也是MG600的最大命題。

針對傳統動圈震膜的運動性能和缺點,山靈使用了一種名為「發泡工藝」的制作方式,生產出用於MG600上的10mm碳纖複合震膜。其原理是透過造粒機,將混碳纖維、石墨纖維、雲母等材料混和乾燥成合適大小的粒子,以攪拌機將粒子混合後,再以注塑工藝,將經加熱的材料加壓注入模具,經過溫控、模具與發泡劑所產生的壓力變化,冷卻後形成緊密、連貫的震膜構造。成品將同時擁有碳纖維與石墨烯的剛性,和雲母所帶來的彈性,以音響性能而言將具備諧波失真小,頻響寬闊等特性。

其後這顆10mm單元,將在震膜球頂位置壓上複合鎂鋁合金,並裝嵌到鍍金單元外殼上,與高性能磁鐵和線圈互相作用。

只談單元質素的話,因為多重材質的配合,MG600的動圈,可以說是在成本控制下所能產出,性能屬於價位帶前段班的單元。


半開放式後腔結構

動圈單元的調音,通常都汲及氣流與限制空氣量的關係:太大氣流,太多空氣,會提高單元運動量,對任何入耳式動圈而言,更大機會產生失真;進氣量太小,則單元運動受限,頻寬收窄,結像模糊。

固中平衡,只有耳機廠商知道如何拿捏。為了確保氣流順暢,MG600採用開放式後腔設計,耳機面板以醒目的環形金屬濾網制作出回氣口,加強外觀層次之餘,亦減低腔體內亂流出現,大大加強動圈回氣效率;當然,動圈單元上亦加上了濾網防止過度進氣。


原裝跟機配件

MG600的跟機配件很豪華,除了四種以音色表現分類的原裝耳膠,還包括了一組Spinfit耳膠。另外亦包含一個綠色的便攜皮盒,質感良好,空間夠闊,硬度也足夠。

跟機線方面,原裝的線材為一條八芯銅+銅鍍銀線材,使用同軸結構,並在線芯表面塗上保護塗層,帶有屏蔽效果。此外,它亦有更換插頭的功能,讓你自行更換包裝附送的2.5mm、4.4mm及3.5mm插頭,插座有防呆設計,插拔也非常簡單,用力拔除就能成事。

MG600使用膨脹式MMCX系統,壽命比較有保證,也比較穩定。


聽感分享:基礎音色

MG600有一個中性自然的基底,就是基本上它就一杯清水,素質表現出色,有很強的高低音色階與凌厲的動態,頻寬闊,高還原度與豐富細節。言而它亦頗需要一部輸出穩定,有十足電流供應的前端,不然結像鬆弛,容易失焦,聲音底氣不足。

這種播放器不難找。從以下我試的三部中,看看有力的前端與MG600有何化學反應。

組合一:iBasso DX240 AMP8 mk2

這個組合之下,MG600有比較廣闊的空間效果,音場寬鬆,聲音的擴散感比較明顯。在基底上加入了iBasso對中頻的渲染,潤色較多,當然厚度也比較強,個人會喜歡用這個組合來聽歐美女聲,樂器種類比較小的,例如Mariah Carey的Hero,低頻一浸浸的。

組合二:Shanling M7

同期推出,當然也要配一配。M7是均衡型代表,與之配搭的MG600符合預期地,喉底比較厚實,邊緣結像都比較出色,因此場面、包圍感都比較豐富。整體厚度的加成會更加適合MG600的基底,同時低頻量與彈性都有所提,鬆緊拿捏比較討喜。

組合三:Cayin N8ii

這個組合比較不公平,因為P+模式與電子管模式直接對應MG600的音樂感與質感表現,同時Class A模式下又有對連貫性的加持:不過也可以聽到MG600的潛力去到那裏。

包圍感更加好,尤其音場左右的微細節都能盡收耳內,聽Live是吸引的。高低延伸都去得比較盡,也不會因此而拉薄中心焦點,樂器質感的光暗也表現得豐富。結像的形態、空間是立體的,有前也有後。最出色的當然是更豐富的厚度所帶來的中頻加成,聽弦樂的弦線感會更加有彈性,更像真。


總結

要注意,以上聽感表現,其實可以通過線材與耳膠作出更多變化:想要厚度更豐滿,可以換一條Plussound Verse Copper+,磨了一點菱角,但聽感就比較舒適,或者換一對Spinfit,也能將中低頻再拉出來一點。

所以你看,其實MG600提供的是一個強大基礎,任用家發揮,而隨煲機之後,它也會有更深刻鮮明的音色變化。它的主賣點在可玩性,需要相對長時間的煲練和穩定,但若你是追求長期投資,需要一對潛力股的話,MG600會給你一段很快樂的時光和成功感。

配不配M7的問題,我覺得是不需綁死的,始終Hi-Fi也好,Head-Fi也好,都是以組合形色來得到自己想要的聲音。所以,去試聽一下先啦。

Sponsored by DIGIBRAVE


產品規格

單元:10mm 動圈單元

頻率響應:20 Hz – 40 kHz

靈敏度:105 dB

阻抗:22 Ohm

重量:3.3 g(每邊耳機)

耳機線長度:1.3 m

插頭選擇(訊源端):2.5mm & 3.5mm & 4.4mm

建議零售價:$4,680


[Facebook Group] : [WEM 本地耳機及音響交流區]

[MEWE Group] : [WEM 本地耳機及音響交流區]

[Facebook 專頁] : Facebook WEM Media

[WEM Media 網頁] : WEM Media